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时间:2015-11-19 | 热度: | 来源:

     很多有建树的先贤伟人,都注重对历史经验的学习。历史是丰富的宝库,如能深入认识读史与实践工作的内在关联,借读史形成卓识,得到要领,于党风学风之建设,于党员干部之不辱使命,将大有裨益。

 

  读史关涉工作能力

 

  领导水平是领导者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包括文化思想、组织协调、决策判断、贯彻执行等多个层面。领导水平的养成需要全面培养,借鉴历史经验是其中一条重要的通道。“欲为一世经纶手,须读数本紧要书”,就告诫人们,要想挑得起担子,办得好事情,就不能忽视学习,不能忽视历史经验与教训。在中国古人看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历史素养是治政之必备。

 

  从知识属性来说,历史知识是实践知识。它与文学知识、艺术知识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过的现实,而党员干部所面对的恰恰就是现实工作。“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揭示的就是由读史而悟出的历史规律,无疑对现实具有警戒与指导意义。西塞罗说过,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马克思甚至认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这些观点都是基于历史知识的实践性而赋予其相当的价值。

 

  中国是一个注重历史的国家,也有着世界上最完整的历史递进体系记录。由此,历代史官也就被赋予了独特的书写权力。司马迁虽然被处以腐刑,受尽侮辱,却发奋著述,创作了不朽的《史记》,不为汉武帝隐恶;宋太祖园中弹雀,有大臣称急事要奏,结果不过是件小事,宋太祖怒而罚之,大臣说:“自有史官书之”,遂使太祖罢手。可以说,传统史官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提示了领导者要有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的思考。得失是由历史评价而非自我评判,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历史的话语权,也提醒每一个党员干部要心怀历史的敬畏,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读史要与现实对照

 

  党员干部读史,可以提高历史素养。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读点历史的落脚点既是为了博识广闻,也是为了使曾经来自于实践的知识在经过主体的消化吸收后能够再被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就要求读史的广度要与现实对接。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史。不懂本国历史会数典忘祖,不懂本党历史会动摇信仰,不懂世界历史则会看不清大势格局,这些都是与我们当下的现实密切相关的知识。一个了解本国与世界,同时又不疏远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人,其获得的历史眼光和历史厚度将使他的思想具有相当的高度,使其更明确历史赋予的使命。

 

  读史的深度同样需要与现实对照。对党员干部来说,身处实践一线,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有时难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何避免犯历史上已有过的错误,如何避免留下历史的遗憾,通过读史我们可以检索现实问题的历史根由,可以挖掘国民精神的历史根源。我们还可以采用苏东坡“八面受敌”的读史法:即在现实中确立起某一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的方方面面就随之确立起来,然后逐一攻破。恩格斯说过:“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可见,历史资源对于解决现实问题该有多么宝贵。

 

  更重要的是,读史是为发展服务,从“志”的层面上培养党员干部对中国发展的信心。黑格尔说,历史的现实与历史的逻辑从长久来说是统一的。从创业与发展的角度反观历史,看见的就不会只是帝王将相、权谋法术,而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也昭示了改革与科学发展的现实必然性。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毛泽东曾言,读史是智慧之学。笔者以为,读史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建立历史的大局观,从总体上把握历史的逻辑与现实的大局。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强调的正是这种大局观念。缺乏历史大局观,可能偏离轨道或者落后于形势,最终付出沉痛的代价。其次要有超越现实阶段的眼光,不能只看到事物的阶段属性。很多事情的参照系不同,评价就有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把握事物在阶段中的约定性和在长久中的延展性,从而在决策与判断上与时俱进。有了这个意识,就不会轻易对阶段性的事物下结论,不会对一时的表象轻易下评判。最后,在认清阶段又不拘泥于现实的情况下,实践工作既要考虑到现实也要考虑到长远,从远近相宜中寻得最佳的方案。

 

  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在,现在也必将成为历史。在党员干部的现实工作中,有三个层次的历史需要厘定:一是如何对待国家民族的历史;二是如何对待当下个人所处单位的历史;三是如何对待群体和个人的历史。这些对历史的取向与认识决定了我们行为的价值取向。我们可以发现,对历史的态度往往印鉴着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对历史尊重并有敬畏感的人,对现实也会有敬畏感。

 

对党员干部来说,多读历史可以发现历史与现实相伴同在。历史眼光会带给我们做人、做事的辩证哲学。从历史中撷取智慧,可以极大地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如果能多读点历史,多一些学习与思考,就可以明白任何一个人都有局限性,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命题,任何一个举措都有远近的意义考量。读史之趣,何止乎此?

 

(来源: 2012年06月21日《人民日报 》  作者:刘伟见)

 


版权所有:济源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源市沁园中路435号(交通银行大楼11楼) 邮编:459000 电子信箱:jyszb@126.com
电话:0391-6930188 技术支持:济源市煜智网络有限公司(0391-662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