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迷失的湨梁

时间:2017-05-12 | 热度: | 来源:

 

——关于湨梁的方位及其功用的考释

 

    湨水是发源于济源境内一条古老的河流,在中国古今水系中无同名者。与湨水相关的“湨梁”一词,最早出现在《尔雅》“梁莫大于湨梁”和《春秋·襄公十六年》“公会晋侯、宋公……于湨梁。”湨梁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一次大事件,记的是公元前55711个诸侯国在这里结盟共商御齐之策的故事。关于湨梁的位置,《辞海》释为:“古代筑在湨水旁的大堤。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湨梁”标在济源西北,距济源城约20公里,与《辞海》相一致。但是,清《济源县志》中记载的湨梁位置,却在“城东南半里许。”就资料的权威性而言,《辞海》和《中国历史地图集》高于地方志,但就一个具体的地名或遗址而言,地方志不仅据有所本,而且有当地的代代相传,同样是可信的。据段守元老人讲,他自幼酷爱书法,20世纪30年代,御驾村修寨门,他曾题写过“湨梁故地”匾额。御驾村在旧城东南,湨水南岸,距城墙不远,也可证《济源县志》记载的湨梁位置是无可质疑的。那么,《辞海》、《中国历史地图集》是根据什么把湨梁定位在济源西北?湨梁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物体,竟为天下“莫大”?都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据清《济源县志》记载,湨水有三个源头:一出姑嫂山南,经涧北村西武山(万羊山)南;一出五指山纸坊,会灵都宫麻姑河二水而东;一出秦岭山下,经曲阳故城西南。三条水流在官桥村西北三河口汇为一川,经县城南东流,与浝水(即蟒河)汇合东南流,入于黄河。

    《水经注》关于湨水的记载是:“湨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勋掌谷,俗谓之为白涧水。南经原城西。《春秋》会于湨梁,谓是水之坟梁也。《尔雅》曰:梁莫大于湨梁。梁,水堤也。湨水又东南,经阳城东,与南源合。水出阳城南溪,阳亦樊也,一曰阳樊……其水东北流……合北水……又东经钟繇坞北……又东北经波县故城北……又南注于河。”

    按照济源现在的水系,“勋掌谷”、“白涧水”是蟒河的上游。蟒河从发源至城东,都在老城北部,流至城东与湨水汇合后,仍称蟒河,这与《水经注》记载有些差别,可能是一千多年来地理变化造成的。不过,《济源县志》中记载的蟒河,古代也称湨水,因此这些差别并不影响对湨梁的探讨。《水经注》中的湨水“经钟繇坞北”与《济源县志》中的湨水“经县城南”也只是参照物不同,实际所指都是湨水在旧县城南这一段。《水经注》把钟繇坞作为参照物,是因为济源城隋代始建,而《水经注》作于北魏时期,那时还没有济源县城。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辞海》和《中国历史地图集》是根据什么把湨梁定位在“济源市西北”的。先从《水经注》的特点说起。《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前中国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其特点是“寻水记事”,即在记载水系源流的同时,又记载了沿途的山陵、原隰、城邑、关津、人物、历史事件等,成为后人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正是由于《水经注》在记述湨水发源于“原山勋掌谷,俗谓之为白涧水”之后,紧接着插入了“《春秋》会于湨梁”等语,才导致了《辞海》和《中国历史地图集》均把“湨梁”的方位错误地判断为在济源城西北部的勋掌、白涧一带。

    找到了误判湨梁在济源西北的原因,再让我们来探讨湨梁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物体,具有什么样的功用。《春秋》“会于湨梁”,记载的是历史事件,《尔雅》“梁莫大于湨梁”强调的是古代湨梁天下莫比之大,两部古代典籍记载的都不是湨梁的具体形态和功用,唯有《水经注》把湨梁释为水堤。那么,《水经注》的解释是否真实可靠呢?湨水和蟒河都是济源的本土水系,蟒河古代也称湨水,两条水系都发源于济源西部和西北部山区,流域面积大约800900平方公里,汛期水量可达2000立方/秒。流至平原地区后,流速减缓,如果没有大的水堤,足可以造成水灾。就济源古代历史背景而言,属于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区。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表明,七八千年前这里就是古人的聚居地。城区西北部的原城,曾是夏代第六王帝宁的都城。春秋东周时期,这里属京畿之地,有覃、絺、向、轵、苗、单、苏等诸侯国。根据这些历史背景,某位国君为免受水灾之害,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筑成天下“莫大”之水堤,应该说是有可能的。但是,仔细揣磨《水经注》中的湨梁“水堤”说,却有不少可质疑之处。其一,就古代治水文献而言,就有共工“壅防百川,堕高堙庳”和大禹父子“鲧嶂洪水”、“陂嶂九泽”之说,可见古代大江大河的堤防工程不但年代久远,而且规模也很大。湨水是地方河流,即便有水堤,也不可能比黄河之堤还大。其二,《水经注》是水系专著,如果湨梁是天下“莫大”之水堤,应记载其规模或长度,但是作者只引用了古史资料,却没有记载湨梁的具体形态。据此推测,作者当时可能并没有见到湨梁,只是根据史料姑且记之罢了。其三,就湨水与济源旧城的相对关系而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仍存的济源旧城遗表明,湨水在城南流过,与南城墙大体平行,但是《济源县志》中记载的湨梁只用了“城东南半里许”几个字,它所表达的应该只是一个“点”的概念,而不像是规模颇大的河堤。

以上是对湨梁“水堤说”可能性和可质疑之处的分析。如果湨梁不是水堤,还可能是什么呢?下面,不妨从训诂学方面来查考一下湨梁并非水堤的可能性。

    古代称“梁”又与水有关的物体有三种:一是水桥,二是渔梁,三是水堤。“梁”字的古文左偏旁为水,右偏旁为两个木字上下相接,表意为木木相接以渡广水,可见水桥是梁的本意。《说文》:“见于经传者,言梁不言桥也。”如《诗·大雅·大明》:“造舟为梁”(意为:联接木船当桥梁,即今之浮桥)。孟州古八景之一“湨梁夜月”,指的就是湨河上的一座石桥。梁的第二种含义为渔梁。《辞海》注释为古代水中筑堰像桥梁的捕鱼设置。《康熙字典》注释为:“水堰也。堰水为关空,承之以笱,以捕鱼。”笱是捕鱼的竹笼,大口窄颈,腹大而长,颈部装有细竹的倒须,鱼能入而不能出。梁和笱配合使用,是古代拦河捕鱼的主要方法之一。古文献中有关渔梁的记载并不少见,《说文》:“凡毛诗自造舟为梁外,多言鱼梁。”可见古代之梁多指渔梁。如《诗经·谷风》:“勿逝我梁”(意为:不要到我的拦鱼堰上)。《诗经·敝笱》:“敝笱在梁”(意为:破笱丢弃在渔堰上)。“梁”字的第三种含义“水堤”,虽然出自《尔雅》,但《水经注》把湨梁解释为水堤,却是值得商榷的。《尔雅》中与“梁”字有关的词有4处:“梁莫大于湨梁”出自《尔雅·释地》篇,另3处“楣谓之梁”、“杗廇谓之梁”、“堤谓之梁”,都在《尔雅·释宫》篇。值得注意的是,《尔雅》释名解义是分类编排的,《释宫》篇专释宫室之词,有50多个,其中“楣”指二梁,“杗”指大梁,以此而论,“堤”也应该是与宫室有关的物体,或指宫室人造水景之堤。《说文》列举“梁”为水堤之用例,也仅有“《尔雅》堤谓之梁”一例,似也说明只是一个特例。

    综合古文中与水有关的“梁”之用例,再就济源古代历史背景和湨水的自然条件而论,湨梁是湨水之渔梁同样是可能的。

    古代渔业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也是王宫的主要用品。《周礼·天官冢宰》:“渔人掌以时渔为梁”,指的就是渔官必须按照规定的时令,每年春天到渔梁上捕鱼,以供王室膳食和祭祀之用。负责掌管捕鱼的官职有5个等级,44名官员,300名劳役。以“渔人”的等级数量推测,所设渔梁当不在少数,其规模大小,大概是根据河流的大小或鱼的多少而修建的。湨水流域面积和大江大河相比虽然不算大,但是支流众多。流至平原地区后,水流缓慢,具有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古人可以沿湨水修筑渔梁捕鱼,以供王室膳食和祭祀之用。湨水支流上的渔梁也可能有多处,但主流上的渔梁规模最大,遂有“梁莫大于湨梁”之说。

    有关湨梁的解释,史料中再寻不见。惟有《全唐诗》收录有储光羲五言诗一首,显然与湨梁有关,但由于编者不知有“湨梁”一说,误将“湨”错为“澳”和“溴”,现将《全唐诗》所收储诗《行次田家澳(一作溴)梁作》照录如下:

    田家俯长道,邀我避炎氛。当暑日方昼,高天无片云。桑间禾黍气,柳下牛羊群。野雀栖空屋,晨昏(一作风)不复闻。前登澳(一作溴)梁坂,极望温泉分(一作原曛)。逆旅方三舍,西山犹未曛(一作分)。

    这首记事诗中的“澳梁(溴梁)”、“温泉(温原)”都应该是地名或地名的代称,但是在古今地名中,除了“湨梁”外,并无“澳梁”或“溴梁”,且“澳、溴”与湨字形相近,可知必为“湨”字之误;“温泉分”令人费解,但“温原曛”明显与济水之源有关——济水是古代四渎之一,历代多有帝王封祀和文人诗作。其源在济源城西北部的济渎庙内,水从地下涌出,冬季水温较高,雾气升腾。清《济源县志》载北魏文帝《祭济渎文》中有“温方湧瑞,沇源导济”颂辞,可知储诗中“温原”必指济水之源(原是“源”之古字)。

    这首诗记述的是作者的济源之行,同时也是湨梁方位的一个佐证:湨梁在城东南,济水之源在城西北,两地相距虽然不太远,但是作者傍晚时分站在湨梁西望“温原”,却是一片昏暗;其后来至只有数间房舍的旅馆,再远望西山,同样是一片朦胧,山峦难辨。作者如此记叙,是符合人们一般观望习惯的。如果湨梁的位置如《辞海》、《中国历史地图集》所载在西北太行山脚下,如此记叙就会显得不合逻辑。

    此外,诗中的“湨梁坂”还可证实,湨梁这个与湨水密切相关的物体,直到唐代依然存在,只是仅凭一个“坂”字,今天仍然难以断言是水堤之坡还是渔梁之坡。

(李保国转发)


版权所有:济源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源市沁园中路435号(交通银行大楼11楼) 邮编:459000 电子信箱:jyszb@126.com
电话:0391-6930188 技术支持:煜智网络(0391-662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