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邑制度在济源(上)
王明信
在周代,今济源境内见诸史书的采邑最多,有12个之多,居全国之首。谈起这些诸侯国,济源人都会津津乐道,但其中的政治制度关系很值得探讨。
周代采邑
采邑制度是周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和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共同构成了周代社会的基本模式。
采邑,也叫采地、封地、食邑,就是古代国君分封、赏赐给子孙后代和大臣作为世禄的土地和城市。这种分封“受民受疆土”,受,同“授”,既授土地,又授人民。受封者对其所辖的领地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占有权和管理权。公元前635年,周襄王因晋文公救驾有功,就能把原从原来的受封者手里夺回,连同公邑阳樊,赏赐给晋文公,且连一个招呼都不打。这就证明了采邑的所有权完全掌握在周天子手里。
采邑制度是畿内封邑、畿外封国。即周天子把王畿之内封给王朝的卿大夫(大臣),称为采邑,王畿之外封给子孙和亲戚,称为诸侯国。
畿,是国都附近的广大地区。周代称王畿,秦汉之后称京畿。西周时王都在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周时迁到洛阳(今洛阳王城公园),其王畿东起嵩山、西至华山,南达荆山,北抵太行南麓。济源就成为东周的王畿之地。在济源的采邑之中,向、原、阳樊、、絺、檀、陉、单等应都是在西周时就是诸侯国了。原,始封者为周文王姬昌第十六子原公丰的后裔。单,始封者为周成王的小儿子臻。阳樊,是封给周太王姬亶之子仲山甫的子孙的。而位于毛田村的毛公采邑、位于瑞村的芮公采邑、位于邵原的召公采邑,应该是东周时才封给随都东迁的大臣的。这些大臣西周时的采邑都在陕西一带。
最早记入史册的周代采邑是向。《诗经?小雅》中有一首《十月之交》的诗,说的就是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西周尚未东迁,向的受封人皇父孔圣就用好多车马,迁往向城去居住。
比向还早的有苏氏,在商代末出了个美女苏妲已。1979年版《辞海》载:“苏……古国名,金文或作“稣”。又称有苏氏,已姓。在今河南济源西北。西周初年苏忿生迁都于温(今河南西南)。公元前650年为狄所灭。”。这个有苏氏是古方国,即氏族部落联盟。
畿内封邑和畿外封国,都是周代采邑制度的两种形式,都统称采邑,是广义上的采邑,狭义上的采邑只指畿内封邑,相别于诸侯国。但这两种采邑性质有所不同。采邑是官吏的俸禄形式,采邑规模的大小、优劣和官员的爵位有密切关系。而畿外封国的诸侯国既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又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即是周王朝统辖之下的一级国家政权,也是隶属于周王朝的一个行政区域,绝不是一个国家。
采邑的封授要举行封授仪式,封主要向受封者颁发册命文书。采邑是世袭制,一般是传给长子长孙。周代的采邑一般世袭十几代,延续数百年。采邑主多在朝为官,一般会委托族人或家族官员代为管理采邑。采邑主被罢官或受到惩处,有可能采邑被没收,充为公邑或转封给别人。鲁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62年),阳樊邑主樊皮背叛周王,次年夏,周惠王命虢公出兵阳樊,在阳樊将樊皮捉住,押解进京。樊的采邑也被周王收回为公邑,委派了邑大夫管理,最后一任邑大夫是仓葛。25年后将阳樊赐给了晋。
采邑内的“民”,并不都是奴隶,大多是有一定权利的自由民,是采邑主的臣民,为采邑主提供劳动力和服务。这些臣民大多和采邑主没有血缘关系。公元前529年,原城邑主原伯绞暴虐,激起众怒,采邑臣民起来反抗,把他赶跑了,然后立原伯绞的儿子跪寻当邑主。原伯绞跑到洛阳王城去了。
周的等级制度森严,采邑也分等级。有研究分为三等,也有研究分为四等。济源的这些采邑都是何等级,不得而知。邑民也是有等级的,这是政治地位。应该是直接为周王室邑民的身份为最高。周襄王赐阳樊给晋时,这时阳樊是收归王室的公邑,而晋是个诸侯国,身份高低自见,难怪阳樊邑民不服,不愿以高就低,要在邑大夫仓葛的率领下反抗了。
采邑主和诸侯的权利和义务也不同。采邑主在朝为官,直接为周天子奔走效劳。诸侯的职责是拱卫王室,拥有军队,镇守一方,有外敌入侵或必要时,还需出兵勤王。平时还要向王室交纳贡物。前636年,“子带之乱”时,子带联合翟军攻周,原的邑主原伯贯被周襄王拜为大将,保卫王城,兵败被俘,后逃回原。周襄王被王后叔隗和弟弟子带赶下了台,写信向诸侯求救。晋是个较大的诸侯国,晋文公认识到这是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机会,他用买路钱通过了陉,带兵勤王,驻扎在济源,平息了叛乱。周襄王重新上台,将济源的阳樊、原、陉、絺、檀和其他地方的温、组、州、攒茅奖赏给了晋。
周初的采邑是周天子分封的,光诸侯国就有一千多个。到了西周的中晚期,一部分诸侯经过扩张,势力增强,相互吞并占有的土地也越来越多,也开始在自己的领土内给自己的臣子分封采邑了。主要诸侯国大规模的分封采邑是到东周才出现的。公元前705年夏天,盟、向二国求好于郑国,随后又背叛了郑国。秋天,郑、齐、卫三国出兵征讨盟、向,周王转移盟、向的人民到郏(今洛阳市区)。齐桓公攻取了向城,把向城送给了郑国。可见,在济源的采邑中,向是最早被吞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