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源这块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流淌着古老又新生的湨水,灵秀悠悠的济水,清澈激越的沁河,似玉带环绕着太行山的愚公渠和惊涛拍岸的黄河。她们是那么神奇地汇集、流淌在济源这方奇妙的土地上。如果置身太行山巅俯瞰,你会惊叹太行、王屋两山簇拥之下的五河环绕并流而形成的济源山水是那样的大气磅礴又那样的奇特灵秀。让目光穿越历史的时空,你又会感叹历史是怎样在这滚滚的波涛和涓涓的细流之上演绎的历史辉煌,放射出的文化光芒。大河东去,逝者如斯。那流逝的是岁月,沉淀下的是历史文化的印痕。让我们走进山水秀美的济源,探寻济源水文化的奥秘。
湨水
清晨,远望窗外的太行山美景,让人浮想联翩,近看岸柳低垂,波光粼粼的湨水同样让人陶醉。走进济源也就走进了湨河,走近湨河你就不能不感叹她命运多变的前世今生。
郦道元《水经注》载:湨水“出原山勋掌谷,俗谓白涧河”。
《通鉴纲目》载:湨水有三水源。一出姑嫂山;一出五指山;一出秦岭(今济源虎岭)。
清代《泷水论》载:湨水“姑嫂山与南麓与曲阳一源为三,并宗山为四”。
以上史志记载,说明湨水这条古老的河流有多个源头和支流。有人据此认为它没有流经名山大川,似是一条无名小河。其实不然,据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专著《尔雅·释地》载:“梁莫大于湨梁。”郭璞注曰:“湨,水名;梁,堤也。”
这是历史文献记载人类防水、治水,修建大型堤坝最早的记载。无疑也是济源治水历史和水文化的开端。
湨水的河堤是我国文献有记载的有史以来最早最大的河堤。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交替的历史阶段,人类生产力极为低下,能组织人力修建当时最大的水利工程,足以说明“湨梁”的浩大以及湨水沿岸先民的文明程度。
到了唐代,湨水更是人文荟萃之所。湨水的支流之一玉溪河(麻姑河)源出玉阳山。玉阳山上的灵都观不仅因玉真公主修道于此显名,更因有自号“玉溪生”的晚唐大诗人李商隐而扬名。诗人青年时代曾两次入玉阳山学道,并在此留下大量诗篇。其《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绝句即创作于此。
湨水北岸的武山村,是我国茶仙卢仝的故里。卢仝是唐代著名诗人,但他留给后世的茶文化遗产却远高于他诗歌方面的成就。他的《茶歌》不仅影响中国自唐以来一千多年的茶文化,其影响还远播海外,日本人将其尊为茶道的始祖。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济源的山水滋养了卢仝,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古老的湨水如此厚重与秀美,那它就必然是古代文人雅士游山玩水的好去处。
唐代诗人储光羲在他的《行次田家湨梁作》中描绘了唐代湨河的风光:
“前登湨梁坂,极望温泉分。逆旅方三舍,西山犹未曛。”
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则又是在他的“寄题李少卿章园亭”诗中如是描绘湨水:
“杖刊灵寿木,轮裹湨梁蒲。竹不减淇水,花仍似洛都。”
在诗人的笔下,湨河竹的苍翠赛过淇水,花的芬芳赛过首都洛阳牡丹。
湨水这条名载史册的河流,到了宋代后期已不能通行舟楫。宋代诗人文彦博《题水》诗曰:“谁谓湨梁大,不能容舫 舟刀 ”印证了湨河的沧桑变迁。
但,在此后的千年中,湨河少人问津。湨河的名字亦屡有变迁。历史上湨水改称为泷水,县南河,南蟒河。这条古河在失去了昔日的神韵后,变成了一条害河。
历史是不断的轮回,湨水有过辉煌的过去,她就必有灿烂美好的未来。近年来,市政府加大对湨河的治理力度。进入市区的河道已美化成公园。白天的湨河清澈亮丽,水流淙淙,岸柳随风飘飞,夜晚的湨河有上海滩般的流光溢彩,又有太行山色隐映下的淡淡月色。
重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的湨水,正在欢快地流过一个崭新的济源,一个走向现代文明的济源,一个走向世界的济源。
济水
济水在古代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远古时期济水的源头在王屋山,据《尚书·禹贡》载:“导沇水,东流为济。” 沇水即王屋山上太乙池之水。那么谁导沇水呢?宋徽宗在封济渎诏书中说:“朕惟百川,莫大四渎。禹导沇水,是为济源。”也就是说,是治理黄河的大禹将王屋山的沇水疏导成为济水的源头。随着山川河流的变化,太乙池之水穴地潜流到济源市内的龙潭寺、济渎庙内北海池复涌为泉。王屋山则是我们中华民族创世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和我们民族精神象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发源地。
远古神话是新石器时期人们所创作的故事,距今约5000至10000年。原始神话是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人类起源的认知和解说。“女娲补天”是人类创世神话故事,学术界公认其原创地就在王屋山区的小沟背。这里有传说故事中的五彩石、鳌背山、娃娃崖等。
战国时代列御寇《汤问》中的 “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亦取材于王屋山。这则寓言故事以充满浪漫色彩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饱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愚公老人大智若愚、“叩石垦壤”、“毕力平险”,这种敢于正视困难,坚信自己可以掌握自己命运,脚踏实地克服艰难险阻的精神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这两则对中华民族产生深刻影响的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发源在济水之源的王屋山,不是历史的偶然更不是地点上的巧合。可以说,王屋山不仅是济水的源头,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源头。女娲在此补天,大禹在此导水。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则在王屋山的天坛峰设坛祭天。可以说济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绝于史。
济水对我们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从历朝历代皇家把济水作为神灵祭祀也能得到佐证。
《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秦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水,曰济、曰淮、曰江、曰河。”可见,统一中国后的秦代就已经把祭祀山水列为国家典章制度,而在四渎中将济水列为首位。
之后,历代帝王均在济水之发源地对济渎进行隆重的祭祀。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朝廷特赦建济渎庙,又名清源祠。明太祖洪武三年诏封四海、四渎。并将北海神祠建于济渎庙内,同时接受国之盛典祭祀,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历代帝王对济水的封号有,唐玄宗加封济渎为清源公,宋徽宗封济水为清源忠护王,元仁宗封济水为清源善济王等等。
在这个绵延千年不断的香火缭绕中,令人困惑不解的是,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在汉代王莽时期就已经断流的济水,为何在数百年后的隋代才建济渎庙,且历代又都维护、扩建,而且至今济渎庙仍是全国尚存最大的水神庙。这似乎是个不解之谜,其实我们从济水的流向就能找到答案。
据《尚书·禹贡》载:“入于河,溢于荥,东出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汇于汶,又东北入于海。”概括地记载了济水从源头,流经地域到入海口的流向。今天河南的济源市、郑州的惠济、山东的济南、济阳、济宁等都是因济水而得名。济水源于荒古,盛于春秋战国至秦代。在这个中华文明勃发之初的历史时期,流经山东、河南这一当时中国文化中心地带的河流主要是济水而非黄河。那时的黄河从今河南的温县一带向北,经浚县,河北的沧州,至天津入海。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之所以能驾车周游列国就因黄河当时不在现在的位置。孔子欲到晋国都“西河返驾”未能去成的故事就发生在现在的浚县、滑县之西一带。史载,西汉成帝时,贾让曾上书要在浚县修建黄河石堤未被采纳之事也佐证黄河的位置。在人类文明以及文化形成的初始期,自然水系对人类文明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是济水和黄河共同哺育了华夏文明,济水和黄河一样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
另外,我们从历代对济水的封号都有一个“清”字同样能找到答案。清代乾隆皇帝巡查中原时曾祭祀济渎庙,诗云:“源从导沇,功著截河。伏从流谦,淆之不浊。” “清”是中国政治文化,人生信念乃至国人心理情绪的外化。中国历代官方和文人祭祀济水与其说是祭祀河神,毋宁说是对政治“清明”、社会“清平”、为政“清廉”,做人“清白”……这个国人心目中的神灵的祭奠。那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济水虽无长江、黄河那种滔天巨浪式的霸道,却折射出母性的光辉。济水的力量在于她品格的清正,在于她演化出的人格魅力。因此,济水与其说是一条水河,不如说是一条横贯古今流淌着我们民族情感的文化之河。
济水是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就自然会引来历代文人墨客来此激扬文字,顶礼膜拜。而文人的推波助澜又增添了济水文化的底蕴。
唐代白居易《题济水》诗云:
“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诗人赞美济水就一个“清”字,只有济水不与浊世同流合污。在诗人的眼中,除济水我们去哪里还能找到如此高洁的节操呢?
宋代诗人文彦博《题济渎》云:
“导沇灵源祀典尊,湛然凝碧浸云根。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
诗人赞美的同样是济水的高洁情怀!
到了清代,仍有不忘济水的诗人,如孙灏,其诗《济水》曰:
“当年传禹绩,平治自天心。 水润浮沙老,尘里细石深。柴门临典涧,古道落危岑。沦浚循遗址,源济尚可寻。”
“沦浚循遗址,源济尚可寻”,已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济水已变成了遗址,只是有迹可寻而矣!
渐行渐远的济水像一个失落的文明承载了我们太多的痛苦和欢乐。眺望早已远逝的帆影,水面蜿蜒流过的是尘世的千年繁华,河底沉积的则是我们民族凝重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