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禹时属冀州。禹治天下,导九州,济源区域属于冀州。夏时曾为夏都。夏朝第六代帝王少康迁都于原(位于今庙街西原城遗址),原作为夏都有8年时间。商代多处封邑国。商代,济源有原、向等采邑,苏、召(shào)等方国。苏国位于今济源市东北一带,召国的都邑在今邵原镇。
周代封邑数量最多。周代的采邑制度是畿内封邑、畿外封国,即把王畿之内封给王朝的卿大夫(大臣),称为采邑,王畿之外封给子孙和亲戚,称为诸侯国。西周,有原(今庙街一带)、樊(即阳樊,今城西曲阳或城东南裴城一带)、向(今坡头镇左山一带)、单(檀)(今坡头镇泰山一带)、苏(周武王大司寇苏忿生封苏国,初在济源境内,后迁温县西南)、陉(今王屋封门口一带)等诸侯国及絺邑、召公采邑、毛公采邑。东周,史载济源分封的采邑有13个,数量居全国第一。
春秋属晋。春秋时期,济源属晋国。晋在此设原县,这是济源设立最早的县。战国属韩、魏。战国时期,济源分属韩国、魏国,魏国在此设轵县。秦设轵县,属三川郡。
汉设轵、沁水、波三县。汉代,除原轵县外,增设沁水县(治今王寨)、波县(治今裴城),均属河内郡;设邵亭,管理王屋、邵原等地治安。
三国设有轵、沁水、波三县,属曹魏河内郡。晋撤波县,境内有轵、沁水二县,属河内郡。南北朝增设王屋县,南北朝时期,轵县、沁水县始属北魏怀州河内郡;增置苌平县(治今王屋)属邵郡,后改为王屋县,属王屋郡;沁水县省入轵县。
隋设济源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轵县北部置济源县,“以济水所出,因名”,属河内郡,从此始有济源县之称。又改王屋郡为王屋县。隋朝济源境内有轵县、济源县、王屋县三个县。
唐初济源境内曾设置八个县,后撤并为三个县。唐初济源境内曾设轵(治今东西轵城村)、邵伯(原王屋县更名)、邵原(治今邵原镇)、湨阳(治今苗店)、燕川(治今大社一带)、长泉(治原下冶长泉)、大基(治原坡头蓼坞)、济源八个县,经过撤并,到唐朝中后期和五代十国时期,济源境内有济源、王屋(邵伯复名王屋)、河清(大基县更名)三县,其中济源属孟州,王屋、河清属河南府。
宋金时期境内设济源、王屋二县。北宋前期,河清县移置白坡镇(今洛阳吉利区),济源、王屋二县同属孟州;北宋后期(1112年),改孟州为济源郡,济源、王屋二县同属之。金代1128年,济源郡复名孟州,济源、王屋二县同属之。
元代王屋县并入济源县。元初,济源、王屋二县仍属孟州。1266年,王屋县并入济源县,济源境内形成一个统一的济源县,地域范围和现在相当。明清时期济源县均属河南怀庆府。 “中华民国”国民党时期,1912年,济源县直属河南省。1913年,属河南省豫北道。1914年,改属河南省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10月改属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中国共产党领导时期,1942年7月,中国共产党济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太岳区第四专区;1943年春,王屋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太岳区第四专区。1947年7月,撤王屋县并入济源县,仍属太岳区第四专区。1949年8月济源县改属平原省新乡专员公署。1952年11月,平原省被撤销,济源县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员公署。1970
年属新乡地区。1975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批准设立济源工区办事处,由省直辖,工区下辖虎岭区(县级)、济源县。1977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撤销济源工区办事处,虎岭区并入济源县,又归新乡地区领导。1986年1月,济源县改属焦作市。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济源撤县建市,实行计划单列,由焦作市代管。1997年7月1日济源市升格为省直管市,成为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一。2012年《中原经济区规划》将济源市定位为中原经济区新兴区域性中心城市。
版权所有:济源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源市沁园中路435号(交通银行大楼11楼) 邮编:459000 电子信箱:jyszb@126.com
电话:0391-6930188 技术支持:济源市煜智网络有限公司(0391-6629292)